对台州区域经济的再认识
——浅析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市传统制造业的影响
前不久,市委市政府组织党政代表团130余人赴杭州,宁波、金华等地学习考察,这是我市历史上外出考察阵容最强的一次。在当前各项任务繁重,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何以组织这样大规模的考察活动?用市委书记张鸿铭的话讲,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党代会精神,就是为了开阔眼界,寻找差距,解放思想,谋求合作,推动台州新一轮创业创新,实现新的发展。
台州制造业走的是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发展路子,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台州人凭借敢闯敢冒的创业精神,先人一步发展创造了以民营企业为主导加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经济总量从浙江的落后地位进入“第二梯队”,跻身我国沿海中等发达城市行列。台州的发展史是一部跌宕起伏,波澜不惊的创业创新史。
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市场竞争,台州制造业如何从创业走向创新?如何从传统制造业迈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亦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台州制造业还能否继续保持市场先发优势,快速发展,赶超争先?市委市政府领导在探索,企业家在思考,人民群众在关注。
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
纵观中国的宏观经济,进入21世纪的中国有两件大事对民营经济的影响是最大的。
一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虽然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开放与新的增长动力,但也给中国民营经济带来了致命一击。WTO是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分肥的合同,却将民营经济排挤在外,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告别民营经济高歌猛进的发展序曲,令民营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另一事件与WTO同等重要,那就是从2005年开始,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被迫走上了人民币渐进升值的道路。从此之后,人民币将每年以3%-5%甚至更高幅度的升值。
十五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确立了民营经济的市场地位,降低行业投资准入门槛,使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更宽广。2005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苦干政策(简称国36条),但这些新政策的出台,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支撑,可操作性不强,高不可攀,真正惠及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却微乎其微。
今年,国家为了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和股市,抑制流动性过剩,减少贸易顺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措施,央行五次调高存款和贷款利率,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发行特别债券,国家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防止经济过热。
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平均利润不足4%的民营制造企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达561家,亏损面为12.5%,亏损额为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下,传统制造业的亏损面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台州传统制造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对台州区域经济的重新审视
台州位于浙江中部沿海,长三角城市群最南翼,北接宁波,南连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发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台州人民凭着特有的硬气和灵气,靠胆略和勤劳掘到了第一桶金。台州经济是典型的块状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和优势,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医药化工、塑料与模具、家用电器、服装机械、阀门水泵、工艺礼品及家具、食品加工、鞋帽服装等9大产业集群,其中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塑料与模具、家用电器、缝制设备为我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涌现了吉利、海正、华海、星星、苏泊尔、飞跃、宝石、伟星、三友等一批行业代表性企业,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重要的位置。专业化的分工和配套协作体系提升了台州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增强了台州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产业集群在台州的崛起,使台州的经济面貌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0.3亿元猛增至2006年的2155.85亿元,经济地位从全省倒数第二位跃居全省第5位,仅次于杭、甬、温、绍。
台州产业集群被戏称为“小狗经济”,在推动地方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重点角色。在全面推进台州工业化进程中,面对经济全体化的新趋势和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应当重新审视台州的区域经济。
重新认识台州的区域经济,不难发现,台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以下三大硬伤。
一是产业低、小、散。台州制造业85%以上属于传统制造行业,门槛低,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产业集群个体规模小。摩托车是台州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台州的踏板摩托车占据国内国际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是台州人的骄傲,然而颇具讽刺的是:三年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来台州调研摩托车产业时,用“三个一”评价了台州摩托车产业发展的水平,即“一个小仓库,一条组装线,一批农民工”,虽然有些贬斥,但也反映了台州传统产业的发展现状。台州拥有25839家工业制造企业,但规模企业和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数量甚少。在2007年浙江100强工业企业中,台州仅4家企业进入100强行列,其数量和排名远远落后于杭州、宁波、温州和绍兴等地区。
二是技术水平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台州制造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以仿制、组装和贴牌加工为主,企业利润微薄。如台州塑料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一些塑料盆、盘、桶、杯等日用塑料容器,器皿、塑料箱包、塑料桌椅、垃圾袋等低端产业,平均利润仅在3%左右。产品档次低,不需要大的技术创新投入,一些企业也不愿意花代价去搞技术创新,由于过分追求低价竞争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品牌知名度不高,“台州制造”形象不佳。
三是资源要素制约,发展环境不佳。台州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交通不便的地区。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年代,邓小平的“猫论”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尚方宝剑”,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敢闯敢冒敢于创新的台州人走南闯北,埋头苦干,从小作坊到集团化运作,迅速掘到了第一桶金,创造了台州的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的过程中,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台州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首先是土地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且企业土地成本大幅上升。去年,路桥区某镇一处工业用地拍卖价高达98万元,成为台州“天价”工业用地;其次是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的短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其三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台州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水荒”、“电荒”仍然制约着台州经济的发展。
由于资源的严重短缺,台州传统产业集群的制造成本越来越高,政府的一些短期行为带来的后遗症全部由企业“埋单”,台州过去的区域优势已明显弱化,甚至落后,传统制造业利薄如纸,一部分制造企业纷纷外迁,寻找更适合的发展空间。三年来温州大量企业外迁,资本外流,逐渐“空心化”,就是警示。路桥曾是台州人引以为荣的小商品集散地,与温州虹桥、绍兴柯桥并称浙江“三桥”。与台州一山之隔的义乌,曾六上路桥考察小商品市场,如今的义乌无论是从交易规模,还是市场名气都远远超过路桥,义乌的经验在于:贸易繁荣的背后是传统制造业的强大支撑。
发展环境也是影响我市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职能部门为了小部门利益,搞创收,各自为政,不负责任,不办实事,不出点子,不当参谋,遇到难题要么“踢皮球”,要么“和稀泥”,要么往领导身上推。其实,很多的难题是因为企业不懂规则,政府职能部门又缺少必要的指导,或因职能部门不负责任,不作为,使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复杂化,错失了解决的最佳时机,而成为历史性难题。我市某地的一家企业2003年向所在地主管部门依法申报项目用地,办理了各项手续,缴纳了土地、规划配套、青苗补偿等全部费用,但最后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审批时,却因地方政府未办理该用地的农转用手续而被搁置,企业花了4年多时间和大量精力,到现在问题仍无法解决,成为“老大难”。环保和消防的问题也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挑战性难题。近年来,土地的遗留问题成为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台州市撤地设市时间较短,城市建设相对薄弱,一些市区鼓励企业参与城市建设,我市一家企业6年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所在区的城市建设,投资1.5亿元兴建当地标志性建筑,功能定位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由于当时土地性质的原因,企业经政府主管部门允许,以办公、宿舍、展厅等使用功能报批,在项目竣工确权时,土地部门却以部分功能转变,面积超建等为由不予确认权属,使该企业面临重大的资金风险。因土地的遗留问题,使一些企业产权不明确,失去重要的也是唯一可以依赖的融资平台,无法为企业的再投入再发展“输血”。仅路桥城区就有多幢大楼因为类似问题而被搁置,影响了城市化建设进程。
近年来,我市一部分人存在的“仇富”心理,甚至少数职能部门领导干部也存在一些狭隘的思维心态,认为民营企业老板都是有钱人,是社会的富人阶层。事实上,这是一种不良的心态,我市民营企业家基本上出身于社会的底层,还称不上“老板”或“资本家”,与国有企业相比,难以享受“国民待遇”,仍然低人一等。
发展环境的问题,实际上是职能部门服务意识的问题。企业办事难,是我市民营企业的普遍呼声。去年,我市某地一家重点企业申报国家荣誉,到相关职能部门盖一个推荐公章,跑了整整半个月时间,可见门难进,事难办。一些职能部门不是一心为企业发展服务,而是千方百计找企业的差错,然后给企业扣上违法违规的“帽子”,将企业堵在门外。尽管市委市政府三令五申,多次开展“作风年”、“效益年”建设活动,但收效甚微。
台州区域经济优势的弱化,正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台州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发展趋势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台州传统制造业将面临六大挑战。这六大挑战分别是:
企业内部管理带来的挑战。台州的工业企业95%以上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要特征,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存在,往往依靠家族血缘关系来加强对企业的“统治”,内部组织结构单一,企业老板身兼数职,大事小事一把抓,事必躬亲,企业内部管理滞后,很难补充新鲜“血液”,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的管理经验难以推广应用,企业文化不明朗,内部沟通不顺畅,相互“拆台”,人际关系复杂,相互间矛盾重重,企业发展缓慢。在台州41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到5%。企业产权单一,家族持股,一股独大,“三会”制度形成虚设,不利于科学民主决策。一些企业存在投机行为,缺乏长远战略。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件好事,但切非易事,也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台州民营企业多数以传统制造行业为主,本身不具备转型的条件,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相当薄弱,融资相当困难,转不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台州的传统产业集群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挑战。
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但对台州的民营企业来讲,自主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台州民营企业起步时间短,成长于市场经济的夹缝之中,产业基础薄弱,进入的行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自身的创新基础差,不具备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产品多数以仿冒、复制、组装、加工为主,利润空间窄小,缺乏创新机制和经济实力,企业面临重大生存压力,没有精力和实力兼顾自主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利润微薄带来的挑战。传统制造企业处于市场的中间地带,除了要受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双重盘剥和压榨之外,还要应付各方面的成本增加。首先是原材料、水、电、劳动力、运输等直接成本增加;其次是企业行政支出、公益事业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其他额外支出增加;其三是银行贷款利率提高,财务成本增加;其四是出口退税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利润空间。就我市塑料制品和阀门水泵产业集群而言,随着塑料原料和铜、不锈钢等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上扬,行业利薄如纸。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上涨2.9%,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累计上涨达到16.9%,远远高于产品上涨价格,我市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全面进入“高进低出”的发展格局。传统制造企业面临“谁知盘中利,分分皆辛苦”的微利局面,生存环境受到严峻挑战。
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民营企业对市场敏感度普遍不高,市场营销模式和销售手段比较单一,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突变。“好酒不怕巷子深”、“有女不愁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顾客和经销商成为市场的主宰,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市场地位逆转的大环境下,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台州传统制造企业而言,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台州产业集群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比较高,我市工艺品及家具产业集群出口额占80%以上,服装鞋帽产业集群占70%以上,医药化工产业集群也在60%以上,9大产业集群的平均出口总额达到销售总额的49.3%,随着国家政策向限制出口的方向倾斜,我市传统产业集群的出口贸易压力增大。
人才短缺带来的挑战。台州教育基础相对落后,由于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高级经营管理“四高”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近年来,市政府为了加快人才的引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121”人才工程),与一些省市的高校建立人才直供关系,但收效甚微。企业是人才引进的主体,由于台州传统制造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模式,股权高度集中,难以实现股权的激励,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和留人,人才流动频繁。一些企业注重人才的“拿来主义”,而不重视人才的自我培养。少数企业尝试人才持股,但这种虚拟的“期权股”使人才得不到真正的实惠,作用不大。最近两年,传统制造行业又面临严重的技工荒和民工荒。人才短缺制约着我市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破解难题的几点看法
台州区域经济环境和台州传统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已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将“工业立市”的战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千方百计破解难题。上半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两年”工作,部署“走近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开展“三个先进,三个破解”活动。6月中旬又开展了“百名处长进企业”活动,破解难题之决心,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史无前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但从扶持我市传统制造企业,壮大产业集群的角度来讲,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和部署。
职工看企业,企业看政府,政府是破解难题的主体,如何破解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政府层面而言,应做好以下三方面文章,实际上也是老话题。
一是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台州制造业还处于市场的初级阶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传统制造产业集群仍是台州经济的命脉,要依靠工业带动农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工业立市”是战略问题,50年不动摇,甚至更长。破解我市民营制造企业发展难题,要找准立足点,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出我市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案,分析历史原因,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领导干部要有破解难题的勇气、智慧和决心,面对难题不回避,不拖延,不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要有破解难题的系统方法和思路,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坚持工业立市就是要坚持实施台州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不动摇。继续发挥我市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拓宽产业集群的市场领域,提高国际分工协作能力,推进产业集群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继续竞争。加快传统产业集群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坚持实施台州传统制造业技术集约化发展战略不动摇。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我市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命医药,新材料等国外技术资金密集型项目,力争在国际中高端产业新一轮分工转移中分得“一杯羹”,促进我市传统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化转型,实施“台州制造”向“台州创造”的升级和战略转型。
坚持实施台州传统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战略不动摇。依托我市区域块状经济特色优势,重点培养了产业集群中的“小巨人”规模企业和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推动台州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进入全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行列,打响“台州制造”和“台州创造”两张牌。
坚持实施台州传统制造业产权优化战略不动摇。重点鼓励和支持我市传统产业集群中规模经济不明显的行业内企业联合和资产重组,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产业配套协作和联营,改造企业产权制度,优化产权结构,由单一产权向多元产权转变。政府应当制定一些优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我市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制上市,提升家族式企业管理层次,提高企业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初始阶段不完善,过程之中总难堪,负面效应总难免,问题在于怎么看,关键在于怎么干。我国民营经济起步晚,从改革开放算起,不过30年的历史,民营企业的成长经历了违法违规—不规范—不完善—规范—完善的发展过程,一度被“妖魔化”,成为“假冒伪劣”、“投机倒把”的代名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发展跟当地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地方政府不能一味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数字增长,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历史问题,特别是土地、产权等遗留问题以及民营企业的“原罪”问题,领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有胆识,既要讲“北京话”又要讲“本地话”,结合地方实际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不要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与职能部门无休止的沟通和协调上,要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让企业腾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市场、管理和战略决策等经营问题。在我市传统制造企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市民营企业的改革和配套试点,建立政府加市场主导的人才和科技创新等政策配套体系,改善我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从有利于破解难题的高度出发,正确处理好市本级和区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配置,防止出现权力“真空”,努力破解我市传统制造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矛盾,鼓励、扶持和引导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地方政府要休养生息,“放水养鱼”,通过地方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等有效手段,扶持传统制造企业发展壮大。
塑料产业集群是我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措施,促进塑料产业升级,但真正惠及塑料企业的政策措施却微乎其微。其原因是我市塑料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小,全市共有塑料生产企业1万多家,但规模以上企业不到4%,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市里政策起点高,适用性不强,又实行一刀切,让企业可望不可及。长此下去,不但塑料产业集群升级举步维艰,而且长期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家的信心指数也会逐渐下降,感到塑料企业被政策遗忘和边缘化,塑料产业集群优势在台州有加快弱化的危险。因此,政府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时,要立足产业现状,搞好调查研究,要惠及大众,不要让企业“雾里看花”。
三是加快建设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地方区域经济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政府服务职能的博弈。要营造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地方政府必须先人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做好服务型政府。机关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办事效益和行政能力,要引导、指导企业防范法律风险,鼓励、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上市,规范企业经营。可办的事情要及时办理,可不办的事情要想办法办理,不好办的事情要研究变通办理。破解发展难题实际上是考验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领导的智慧和胆识,很多的问题需要变通,如果照搬国家法律和部门行政法规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肯定会掉进“死胡同”。有句顺口溜: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政府)重视就不难。政府职能部门平时应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帮助企业改进工作方法,少走弯路,不能“以罚代管”,对企业和企业家要有理解和包容之心。台州民营企业家成长于社会的底层,他们把创造的财富投入企业的再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理应得到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尊重和善待。
台州企业家该怎么办
我市民营企业家要以“思以前,想今后,干现在”的务实态度,以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以政治家的敏锐和胸怀,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传统制造行业寻找一条更有效,更持久的发展之路。有四个问题应重点研究。
一是战略的问题。企业经营战略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使命、主要目标、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和实施步骤做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面的谋划。企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战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战略。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3年,导致民营企业提前“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企业家存在短期投机行为,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在我市传统产业由创业向创新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家要重视企业的战略规划,学会战略思维,要结合自身发展,把握企业在市场、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战略分析,找准战略定位,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加快战略的实施和调整。企业家要克制“一夜暴富”的空想主义,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思想企业的战略未来,要胸怀国内国际发展大局,牢记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学会与人合作,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上市,创百年品牌。
二是产业的问题。无论是我市的五大产业集群,还是五大支柱产业,大多数属于传统制造行业,台州民营企业如何在传统制造行业中做大做强,我认为产业的问题很重要。讲到产业问题,必须要考虑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产业定位的问题。当前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选择一个好的产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市的传统产业基本上是配套产业,进入门槛较低,大多数企业利用自家房子,购买几台小设备,一声不响地干起来,企业家既当老板,又当工人,忙的时候雇几个工人,闲的时候一家人干,企业运行成本低,负担少,一旦遇到市场环境变化或国家宏观调控,产业转型和调整都很快,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和压力,比较容易生存,这是我市传统制造业的优势,要继续保持。选择产业,生存问题最重要。在产品定位方面,要尽量考虑做市场终端产品,要做细分市场的“霸主”,谁掌握市场谁就有话语权。要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战略的关系。我市民营企业底子都比较薄,因此,选择产业时尽可能考虑一些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行业。进入市场的周期越长,风险就越大。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关注国家产业政策,但不盲从,并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都有市场,都适合民营企业发展,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市场启动周期的问题。五年前,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推广汽车行驶记录仪产品,后来又从立法的高度明确该产品的应用,但时至今日,市场都很难接受,从事这一产业的企业其处境就可想而知。要正确处理好投资规模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企业投资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要盲目,要理性,要务正业,要知根知底,不要好高骛远,民营企业融资相对困难,有多大的家底,就投多大的项目,搞资本运作,那毕竟不是我们民营企业家的强项。企业家要重点研究产品的差异化战略,研究产业的生命周期,研究产业之间的配套合作。
其次是产业的创新问题。创新不等于高科技,创新要立足于成本管理。我国实现工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那是战略层面上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我市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传统产业是基础,不能丢,传统产业的创新关键是要找准创新点。比如一个塑料拖把,它的作用就是拖地,再怎么创新,它还是拖地。塑料产业的创新在于如何利用改性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在于如何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制成率和生产效率,在于如何提高产品的精细化程度和档次。海尔的创新理念对我市传统制造业比较适合,就是创造性模仿和借鉴。
三是学习的问题。我市民营企业家,特别是第一代创业企业家,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迫使企业家要学习。政府在倡导学习型政府,企业也要打造学习型企业,不仅企业家要学习,要更新知识,而且要鼓励和引导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学习,企业再困难,企业家也要舍得花钱。现在的学习条件好,网络发达,学习平台也很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办职工学校,或依托高校教育资源,加强企业内训。我市吉利集团办大学,办职业技术学校就是成功的尝试。近几年来,市政府在尝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培训教育体系。路桥区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CEO研修(台州班),已培养了165名企业家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收到很好的效果。椒江、黄岩等区也在尝试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办班。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名校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家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企业家要把学习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宁可放弃休息,不可放弃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挣钱、赚钱、生钱、来钱的能力。
四是传承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企业传承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交接班问题,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存,政府在思考,企业家在担忧。有资料显示,东南亚地区的家族企业只有13%能够成功地传承到第三代,这个数字足以让“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第一代创业企业家忧心忡忡。如何传承,是由“子承父业”式的家族传承好,还是“禅让”给职业管理团队好,都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背景和管理文化,只要是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谁继承都不重要。国内一些著名企业在传承问题上的做法值得借鉴,就是给自己的子女一笔创业资金,让他们自己创业,如果是经营的“材料”,可考虑让他们今后“子承父业”。不久前,“中国式管理”模式的倡导者,闻名世界的华人学者曾仕强教授在台州讲学时,就民营企业的传承问题讲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医学意义上有着血缘关系的儿子;另一个就是法人意义上自己用毕生心血一手带大的“儿子”(企业),只有对两个“儿子”既不“顾此失彼”也不“厚此薄彼”,才是好父亲。我认为,在传承问题上还是不要让自己的子女过早地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应该让他们趁年轻多学点知识,走自己的路,多接受社会的历练,充分尊重子女的意愿和爱好。企业传承应当“以德取人”,“以贤聚人”,企业家只有打开“家门”,让“能人”、“贤人”和“外人”进来,共同构建“合心,合力,合作”的经营团队,才能提升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活得好。
载于《台州企业》 文 张小赧 杨国庆
|